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学术

国学研究院举办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讲座

时间:2019-04-01 来源:国学研究院

3月31日,青岛农业大学国学研究院“兰蕙讲堂”第五期、青岛农业大学国学讲堂第29期活动在国学研究院举办,国学研究院导师、艺术学院阳泽宇老师作了题为《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上)的精彩报告。讲座由国学研究院导师、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徐璇老师主持,研究院部分老师、全校各专业同学以及市民朋友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兰蕙讲堂第五期讲座是《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的第一部分,从先秦青铜器艺术讲到唐代敦煌壁画。报告以中国美术史发展中的重要作品为主线,梳理传统绘画发展中的风格演变与审美内涵,揭示背后的文化含义。讲座指出,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这段时间内产生了许多的手工艺人与艺术家。手工艺人制作工艺品,像陶器、青铜器、壁画等等,却极少留下姓名。艺术家们则绘制出画作,流芳百世。在英文中,我们称手工艺人为“Artisan”,称艺术家为“Artist”。手工艺人也是中国艺术的一部分,他们也对中国辉煌的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讲座带领同学们回到了华夏文明早期黄河流域产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展示了原始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彩陶纹样,这是中国古代美术创造的第一个高峰。陶器的纹饰多为线条和几何图案,有着朴拙、质朴、天真的美。到青铜器时代之后,器具的造型和纹饰变得更加精美瑰丽。青铜器的雷纹、环带纹、弦文、涡纹等纹样配上饕餮、龙、夔等装饰形象,让青铜器显得庄严威武,富有神秘感。它的纹饰也采用了散点透视,无近大远小之分但将空间无限延展了。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是线造型艺术的代表。其中的黑白对比、几何图形与新石器时代类似。对比同一时期色彩绚丽的古罗马壁画,我们更能从其中体会到中国绘画的写意美与空白美。六朝的敦煌艺术更是占据了中国艺术的半壁江山,它延续了1300多年的光阴,在唐代中叶达到巅峰。

  

.

作者:文/杨梦飞 图/国学研究院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