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师者风范

崔文善教授专访:不知桃李何由出 春风如沐名师树

时间:2005-04-07 来源:莱农报

不知桃李何由出  春风如沐名师树

——访山东省高校首届教学名师、理学院院长崔文善教授
  
莱农报记者 昝植乾

从教23年,桃李数万,最令人羡慕的就是在历年课堂教学评议中优秀率达85%以上;
  甘当配角,源于服务,最令自己欣慰的就是可以从学生的教学反馈中获得科研的灵感;
  精益求精,雷厉风行,最令同事感到满足的就是他们的学院拥有自己独到的发展理念。

从教23年,桃李数万——尊重学生就等于尊重自己

有一次上完课刚要走,计算机系专升本四个班的100余名同学不约而同地起立向他长时间的鼓掌。“我当时也被震住了,这是我从教20余年的第一次。”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届教学名师、理学院院长崔文善教授向记者讲述此事的时候很激动 “其实这本来看似一件非常小的事:一位学生给我一道题,我帮他解答出来了。他上课前给我留了纸条,上面说:是否感觉他的问题很幼稚。同时还解释说,他本来对数学很感兴趣,但就是学不好,高考时还因为这个栽了跟头——没有考上本科。我当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上课的时候和同学们谈了谈心。我说,我知道同学们对公共基础课教学普遍不是很重视,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怪老师,可能是老师没有从我们的专业出发,教给我们感觉最有用的知识。我知道咱们都是专升本的同学,我祝贺同学们又战胜了自己一次,同时我相信大家有了这次经历就能更多地获得成功的经验和生活、学习的韧劲。在我的心里你们更具有成功的素质,也是更让我敬佩的学生。”
  正是这样坚信“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崔老师一直在备课上狠下功夫。就拿今年他授课的三个院系来说,根据他们各自的专业特点,对经管类、人文社科类和计算机类学生的授课内容和重点都各有特色,例如对经管类加强了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数理统计与专业统计学关系,人文类补充了管理规划,计算机类增加了树值计算等,这样他的备课本上就至少得预备三个方面的内容,同时他的备课内容每年至少要更新三分之一。
  一位工作了23年,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为什么还有如此的热情这样做着?当记者问及此事时,崔老师很严肃地告诉记者:“这就是对自己和学生的一种尊重吧!有一些公共基础课的老师抱怨学生不重视他们的课,浪费他们的备课精力,觉得公共课的老师就像是被打入冷宫里一样。但是换位想一想,我们要是教得不好,是不是也在浪费学生们的学习时间呢?如果我们教师狠把授课质量关,真正多下点功夫,甚至花点时间研究一下授课院系学生的专业特点,讲课时不要死气沉沉,而是很灵动地提供一些他们觉得有用的知识,这样还会彼此都有怨言吗?有时候自己讲的课是一气呵成,就有一种兴奋的感觉。当看到学生们完全融入到你的讲述之中,就会有一种很幸福的感觉,这时候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拥有教书育人的工作是多么的幸运。”
  更令崔老师欣慰的事情是他的教学劳动得到了同学们的承认:历届学生课堂评优率均在85%以上; 23年来教过的数以万计的学生中有很多至今和他保持着很好的联系,有些现在成为他的同事并且和他年纪相仿的学生还是在人前人后亲切地喊他“老师”;每年都会有一些考研的同学找他帮忙辅导数学课程,或是一些院系请他为考研的同学作报告……“作为一个老师,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你的学生能从心底里叫你一声老师,肯让你帮他们的忙,这就是作为老师最幸福的事!”
  崔老师喜欢做一些很小的事:每周要给同学们布置两次作业,他的批阅量现在大约达500份;每次考试题目他都要亲自审查一番,学生的试卷他都要亲自全部批阅;对于学生们的问题,哪怕是感觉很简单就可以解答的,他都要查阅一些书籍或是和同事商量一下,确保万无一失;注意要告诉学生“你也可以做得比他们还好”,而不是说“你怎么连这个都做不会”这样的话……崔老师喜欢做这些小事的理由是因为他能从中获得很多灵感,包括在科研上……

 

作者:记者 昝植乾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