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师者风范

朱伟:专于科学研究,成就回报社会

时间:2015-06-12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大海中的海洋生物丰富多彩,灰不溜秋的海参实在是“微不足道”。不过,从海洋来到陆地,它却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欢,同人参、燕窝、鱼翅齐名,成为“世界八大珍品”之一。

在我们学校,说起海参,就不能不提生命科学学院的朱伟教授。

“海参是个十分有趣的小生命,它对摄入的食物没有选择性,会一股脑儿地把含有机物丰富的泥沙全部吞入口中。”谈起海参,朱教授总是有说不出的喜爱之情。正是这不起眼的小海参,引起了朱伟教授的关注,也成为他持之以恒的科研对象。

“教学上是能手,同时还能不落下科研工作的,才是真正优秀的老师”

提到朱伟教授,老师和学生都说他平易近人、朴素低调。作为大学教师,朱伟教授非常注重与学生交流,和学生相处十分融洽。作为中国水产学会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委员,朱教授的工作也非常忙碌,但他每个周都会与自己的本科生进行邮件交流,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学生很喜欢朱教授的课。“朱老师讲的课,特别生动有趣。他经常会给我们举活生生的例子,让复杂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让人记忆深刻。”这就是学生对他教学的认可。学生还普遍反映,上朱老师的课,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了解许多前所未闻的奇闻趣事,开阔眼界。

“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可以相互促进的,教学上是能手,同时还能不落下科研工作的,才是真正优秀的老师。”朱伟教授这么说,也这么要求自己。在学校任教的10年来,朱教授承担了“普通动物学”、“动物生理学”、“普通生物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此外,还为研究生开设了“现代水产动物营养生理专题”课程。几十年的教学工作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体会。朱教授特别强调树立“百年育人”的理念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潜移默化”的作用,注重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观。

朱伟教授也算是一位“严师”,始终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各项作业报告,他都一丝不苟地认真审阅。朱老师常教导学生要脚踏实地做事。也正是他这种治学严谨、敬业乐业的精神,为青年学生的发展成才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为了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朱老师还常常组织学生一起去爬山,体验农家生活,感受大自然,深得学生们的喜爱。

“科研是教学的基石,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技能”

事实上,“奋斗不息”早已经成为朱伟教授的习惯和标签。

早在中国海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的“皱纹盘鲍营养学的研究”项目就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海洋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他又参与了国家“863”项目“海水鱼虾蟹高效系列微颗粒饲料的研究”的成果转化项目,成功地实现了该项目成果的产业化。

“科研是教学工作的基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研技能,都需要有科研工作的支持。”这是朱伟教授常说的话。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也就是把科技成果造福于民,方便人们的生活。作为“海八珍”之首,海参的营养价值很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具有保健功能的海参逐步被更多人们所接受,有了非常广阔的市场潜力。

由于海参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有时候特别“娇贵”,所以在海参养殖的科研探索中,困难总是接二连三。但这些困难从来都没有阻止朱伟教授的探索步伐。“成功是需要投入精力和时间的。”朱伟教授常常这样说。在采集海参样品的过程中,他经常带领研究生在实验室里忙碌到半夜,直到采集到全部合格的材料为止。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科研的专注,才开辟了他在我国海参营养与饲料研究上的科研新天地。那就是通过深入研究海参脂肪和脂肪酸代谢,从基因水平了解其代谢机制,为进一步进行营养调控奠定坚实基础。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朱伟教授以一种从不满足的胸怀,不断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与鱼类营养饲料研究相比,海参的营养学研究还处在一个初期阶段。所以朱伟教授希望自己将来在海参营养生理研究中有新的突破,能有更深入的研究。

虽然在海参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但他坚信左拉说过的,“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

投身科研,不忘回报社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朱伟教授不仅是讲台上的教授、实验室里的科研工作者,也是一位踏踏实实投身于实践的务实劳动者。他的研究生们说,朱教授经常进行“两点一线的辛勤工作”,实验室和实验基地这两地,是他最常去的场所。

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他经常深入水产养殖一线,亲自进行海参养殖方面的技术指导工作。在海参养殖初期,如果缺乏经验,很容易造成海参减产,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细心的朱伟教授总能敏锐地观察到海参生长状况的异常,帮助养殖户尽量减少风险。

在中国海洋大学就读博士期间,朱伟教授就参与到了海参养殖企业和饲料生产企业的工作中,经常深入养殖生产第一线,了解养殖户、养殖企业及饲料生产企业的需求,通过技术指导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立项对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由朱伟教授主持的国家农业转化资金项目“刺参高效环保饲料的中试开发”成果已经在山东六和集团实现产业化,该产品在海参幼参培育和成参养殖中使用后,生长速度明显提高,受到养殖业者的高度评价。目前已经生产产品4 000余吨,获得产值超过4 000余万元。

此外,朱伟教授在蓬莱、胶南、即墨以及辽宁大连等多地设立了海参养殖实验基地,经常带领研究生到周边进行技术服务,并举办海参营养与饲料技术交流会。有一次,朱伟教授带领研究生去蓬莱市长岛县南隍城岛做实验。那里离山东半岛较远,从蓬莱坐船要坐5个多小时才能到,一路上的颠簸使大家的身体都特别不适应。尽管如此,在到达地点后,朱教授仍然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状态,带领学生马上投入了辛苦的工作中。朱伟教授这种对社会生产的责任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作为朱老师的学生,我会不自觉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他的一位研究生说。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朱伟教授怀揣理想,用一颗热忱的心,立足生活,专注科研,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追梦道路上。尽管科研道路上困难重重,但他有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治学态度。相信朱伟教授和他的团队一定会在海参营养学的研究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

作者:王悦 尹雪羽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