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主办,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固废处理与生态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会”在江苏省南京市顺利召开,青岛农业大学建工学院李秋义教授、全洪珠教授、陈明旭教授等一行七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李秋义受邀在本次会议中做了分会场邀请报告,报告题目为《基于再生骨料品质和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系统介绍了再生骨料性能提升与质量控制技术、再生骨料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B37/T 5176-2021)和《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T/CECS 1293-2023),为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全洪珠在本次会议中做了分会场报告,报告题目为《钢渣骨料混凝土人工鱼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系统介绍了工业固废钢渣骨料在海洋人工鱼礁领域的关键技术及实际应用,该研究成果也成功荣获2023年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为加强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岳公冰授在本次会议中做了分会场报告,报告题目为《碱激发再生混凝土制备及性能研究》,主要介绍了工业固废基碱激发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备技术,并通过碱激发再生混凝土的微观特性及耐久性能研究,实现了降低生产成本、低碳排放、节约资源的目标。
王亮副教授在本次会议中做了分会场报告,报告题目为《不同碱性电解水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主要介绍了不同电解质碱性电解水对高含泥量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碱性电解水提升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能,符合绿色资源化利用政策,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据悉,本次大会组织召开建筑固废、煤基固废、冶金渣、尾矿和再生砂石骨料、工业副产石膏、生活垃圾和危险固废、低碳水泥混凝土、固废矿化、碱激发胶凝材料、3D打印、青年学者论坛、研究生论坛等10余个分会场,并同期召开Pre-course:高水平期刊论文发表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