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意为陈山川之本源,究名草之所出,这句话一直是星耀武印在心间的昆明研究所的所训,也是他做植物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2003年毕业于莱阳农学院,2003年至2010年先后拿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硕士和博士学位;2010年到瑞士苏黎世大学系统发育植物学研究所进修;2014年飞往美国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完成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主要从事被子植物多样性和分布格局演化历史的研究。在横断山植物多样性形成和新生代古植物和古气候学做出了重要研究进展。参与建立了全球最大的被子植物化石数据库, 2020年7月星耀武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上发布关于横断山高寒植物研究的论文,对我国的植物学的研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植物化石的秘密
2010年,星耀武去到瑞士苏黎世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同时他接也到了极具挑战的任务,参与建立全球最大的被子植物化石数据库,建立数据库首先就要对古植物学开展一百多年以来的所有资料收集起来。两年的时间,星耀武每天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把化石的详细数据逐一整理到数据库中。“我脑海中愈发清晰地出现了一条被子植物演化时间轴,他指导着我去回答更多科学问题。”星耀武认为破解植物化石隐藏的大数据,对于当今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会大有裨益。
长时间不放弃地整理资料,加上与国际上有名的古植物学家不断地交流,最终一个全球最大的被子植物化石数据库建立完成,这个大概有两千多化石点、将近五万条数据的数据库,为千万名植物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共同研究植物多样性以及植物演变的平台。也为接下来的植物学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冰川下的植物摇篮
2016,星耀武决定回国为中国的植物学的研究做出点成就,尽管从事植物化石的研究,但是星耀武仍然对生物多样性有着浓厚的兴趣,便开始研究横断山的高寒植物,他带领着硕士、博士生上冰山采集植物样品,背着采集的石头、植物穿越高原,为研究横断山的高寒植物。终于星耀武在国际上首次用冬春季降雨及冬春温度来描述古季风的强度,而季风的强度变化,可能是导致很多植物灭绝的重要因素,他的系统研究,为我国的生物多样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几年后的2020年七月,星耀武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发表了论文,星耀武研究员科研团队选取横断山及其邻近高寒生物区多样性较高的被子植物类群,整合地理分布区和生物区演化,建立起一个新的生物地理模型,以便研究高寒植物演化历程。研究得出横断山是高寒物种起源和分化的摇篮,也为人们认识全球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
每当人们向星耀武提到他被誉为“行走的植物百科全书”时,他认为是媒体过誉的话,从本科到如今,星耀武一直都是那个怀揣赤子之心踏在科研路上的追梦人。回忆当时还在莱阳农学院读本科的时光,带给星耀武最多的就是不卑不亢,大胆向前的坚韧。从农学到植物分类再到古植物学、分子系统学到现在,做的都是一个学科交叉的工作,在星耀武看来,大学生不需要去惧怕什么,未来无限可能,或许跨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也没有必要未来从事的职业一定要跟所学的领域匹配。
作为科研人员,能够在研究的领域一直走下去,必然是兴趣的力量,而作为博士生导师,他会花更多时间去跟学生沟通,引导学生正确的研究道路,相信学生能够做好,当然严格的基础知识是不允许出错的。而作为科学家,要更关注对人类思想的改变,做学问不要过多计较功利因素,也不要想所做的东西对自己来说有没有用处,要看自己内心所想。做学问搞科研重要的是对社会的贡献,带给人来的改变以及对未知探索的追求。这些身份组成了一个拥有精彩人生、也为人类植物科研事业做出极大贡献的星耀武。
如今“原本山川,极命草木”不仅是昆明植物所的奠基铭,更是现代中国植物学工作者的理念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