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招生就业处 抓好人才培养的“进出口”工作

时间:2007-12-19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报

抓好人才培养的“进出口”工作
——招生就业处处长董玉河谈内涵式发展

“学校更名成功,标志着我校已经由单科性学院步入多科性大学的行列。在新的发展阶段,校党委适时提出‘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实现学校由外延扩展为主向以内涵提高为主的转变’。这一决策既是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更是建立新大学、树立新形象的需要,这充分证明了我校重视办学质量和人才培育质量的坚定信念,也为促进我校招生和就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机遇。”招生就业处处长董玉河在谈到我校内涵式发展时说。“强化内涵发展,是学校基于一定办学规模,为实现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其核心就是全面增强学校办学实力,立足点就是提高办学质量。”

    董玉河接着介绍了国内高校招生就业工作的情况。他说,当前招生工作正面临着国内外高校日益激烈的竞争,其中包括优质生源和办学经费的竞争,受现行招生政策限制,生源竞争公平性缺乏全面的保障,招生计划无法做到充分的执行,办学资源难以实现充分合理的配置。而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供求比严重失衡,由于就业状况没有明显危及到高校的办学效益,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但是,国内生源高峰期已经来临,在严格控制招生规模的形势下,学校吸引优质生源的几率大大增加。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市场化的就业运作模式,会促使高校加速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适应需求,抢占市场。

    接着介绍了我校招生就业工作的情况:高校扩招的十年中,我校本科专业数和招生计划数均扩大了4倍,扩大到20000余人,2007年各层次毕业生数量已超过了恢复高考后头20年本科生的总和。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切实发挥招生和就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首先,明确了招生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生源,将工作重心由录取转向招生宣传和咨询服务,积极利用相关媒体突出对学校办学地域变化、办学条件及科技成就、人才培养质量的展示。同时,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制定了系列吸引优质生源的措施。将本科招生范围由省内扩大到全国,并针对各地学生的学业差异,及时调整专业布局,控制招生规模;取消了“农业院校降分录取”的政策;建立了艺术专业招生考试试题库;相继实行了艺术专业按大类考试及录取的办法、部分专业的英语和数学录取分数控制、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和新生奖学金制度。有力的政策支持、有效的校情宣传和周到细致的咨询服务,促进了学校生源的改善,近两年与四年前相比,分数线以上第一志愿文史和理工类投档率均提高了80余个百分点,计划完成率连续两年超过99%。此外,明确了就业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毕业生就业效率,将工作重心由派遣管理转向指导、服务。通过多形式的信息宣传、教育指导和市场开拓服务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使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招生就业处勾画出了基本的工作思路。

   一、招生工作。抢抓生源高峰期的机遇,根据各省(市、区)的不同规定,不断调整和改进我校招生工作措施,建立更有利于优秀考生录取和培养的运行机制。一是充分运用新校名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整合资源,开辟渠道,争取多方支持,加大学校对外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新大学形象,赢得广大考生的青睐。二是积极争取全校实行大科类招生及培养的办法,以热门专业带动冷门专业,切实增强招生专业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招生质量和计划执行效率,更加合理地分配学生资源与办学资源。三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省外招生和小科类专业招生计划编制、专业考试及录取办法,最大程度地缩小省际间及专业间的录取成绩差距,全面保障生源质量。四是在确保学校招生质量的同时,争取更多机会拉动海都学院招生,扩大生源数量,提高生源质量,促进办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就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山东省就业政策规定,深入实施《青岛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青农大校字[2007]3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市场意识和学生就业的服务意识,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就业观念教育。要通过多形式的就业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熟悉政策,了解形势,认识自我,调整观念,强化学生创业的意识、不断适应市场的意识、主动参与就业竞争的意识,切实从观念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二是强化毕业生就业技能指导。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线咨询、模拟应聘、就业实践和一对一谈心等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择业技能,把握择业时机,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合理定位择业目标,切实提高就业实效。三是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尊重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将毕业实习与就业试用、升学深造相结合,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切实培养学以致用的合格人才,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四是创造更加便利的就业服务环境。充分运用学校就业市场和网络资源,不断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加强供需信息双向宣传,创造更多机会促进用人单位与我校学生交流洽谈,争取更多学生在校园市场选到合适的岗位。

    三、校友工作。我校毕业生现已超过40000人,以毕业生为主体的广大校友是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成长发展代表着母校形象,影响着学校的利益。校友在学校的招生、就业和建设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友的支持。我校校友工作刚刚起步,近期大量的工作亟待开展。一是加强与各地校友的联系,不断提升校友对母校的情感;二是及时向校友介绍学校发展情况,宣传校友先进事迹,激发校友干事创业的动力;三是广泛收集整理校友信息,建立动态的校友信息库,制作电子通讯录,便于校友之间的相互联系;四是建立和完善校友信息网,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搭建校友与学校、校友与校友之间交流合作的服务平台;五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积极为校友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促进校友事业的发展。

    董玉河最后强调:“办学实力是学校开展招生和就业工作的根本,而生源素质是决定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毕业生就业状况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见证。做好招生、就业和校友工作对于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办学局面,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倾全力抓好人才培养的‘进出口’工作,为学校的壮大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昝植乾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