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青岛农业大学各单位通过不同形式组织观看盛况,激荡起炽热的家国情怀与强烈的使命担当。师生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校党委书记 潘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盛大的阅兵仪式,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彰显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信心决心,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指明了方向。青岛农业大学自建校以来“矢志三农”、笃行不怠,铸就了以农报国的鲜亮爱国“底色”。新征程上,学校党委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崇高使命,落实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任务要求,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奋进之力,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赵金山: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鲜明表达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意志决心,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意蕴,也让我们也更加明晰了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我们要在大势大局中思考谋划,立足新方位,描绘新蓝图,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要深化协同创新,以高水平成果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要聚焦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提供持续不断的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人才资源。
学生工作处处长 许颖:
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深受震撼,倍感鼓舞。尤其感到自豪的是,我校本科学生齐李晨、刘容秀,以及优秀校友徐月、温棋、刘奕、张晓梅等多位学子,作为民兵方队成员光荣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展现出青岛农大青年学子昂扬向上的巾帼风采与担当奉献的青春力量。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更应自觉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推进国防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网络信息管理处处长 牟肖光:
整齐的受阅方阵气势如虹,先进的国防装备彰显国威,尤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网络空间部队和信息支援部队方队作为战略兵种代表首次集中亮相,展现了新时代国防力量的新布局以及捍卫国家网络主权和信息安全的坚定决心。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疆域,作为高校网信部门,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强网络思政阵地,守护师生数据安全与校园网络稳定,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让校园网络成为涵养爱国情怀、助力人才培养的沃土,为实现民族复兴筑牢坚强防线
保卫处处长 王国辉:
阅兵仪式既是对革命历史的深刻铭记,对保卫和平的庄严宣誓,更是对发展未来的坚定昭示。我们深刻感受到14年抗战历程的艰苦卓绝和历久弥坚,深刻体悟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征程中的时代责任和强国担当。作为一名高校安保工作者,我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弘扬好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聚焦学校“1186”发展战略,从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机制建设、综合治理保障、“三防”建设提升等方面集群发力,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校园安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质增效,持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学校高质量发展。
动物医学院院长 周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的胜利召开,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也为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行方向,全体师生备受鼓舞,干劲十足。作为学院院长,我深知动物疫病防控、人兽共患病防治是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防线,将带领学院全体师生深耕动物疫病研究,加快科学技术攻关,深化兽医人才培养改革,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攻克科研难题、培育专业人才的动力,以实际行动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为乡村振兴和民生保障贡献兽医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修彩波:
为了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志士仁人和革命先烈矢志不渝、奋斗不息。回望历史,我们深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真理伟力、中国共产党英明伟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伟业。这次阅兵不仅扬我国威军威、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党心民心,更进一步鼓舞和激励了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要求,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努力培养具有高尚人格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孙昭锋:
当受阅装备方阵威武通过天安门广场时,我深切感受到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仅是使命,更是具体行动。未来,我将继续立足岗位,注重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将专业教育与家国情怀相结合,以“强国有我”的担当练就过硬本领,通过“乡村振兴调研”“企业走访实践”等,让青年学子在感悟国家发展中坚定信仰,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勤学笃行的动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刘妍玲: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的重任,既要让青年一代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更要引导他们将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知识、锤炼本领的实际行动,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以过硬的素质和昂扬的姿态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李曼:
作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科教工作者,抗战时期军民团结、保家卫国的精神一直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提升专业素养的生动教材。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科学关系到国民营养、健康与安全,军事训练的严明纪律与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本质相通,数据的精准、操作的规范,正如军人对命令的执行,容不得丝毫懈怠。未来工作中,我将继续带领学生立足特种食品研究的特色与优势,紧密围绕特殊场景饮食保障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不断突破自我。
化学与药学院院长助理、教授 李帅帅:
历史启示我们,国家要富强,科技必自强。作为绿色农药创制领域的研究者,我将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聚焦农业绿色发展需求,突破农药创制关键技术,加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未来,我将带领团队深化企业合作,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用科技手段破解农业发展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兴农”使命,让伟大抗战精神在科研攻关中焕发时代光彩,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智慧力量。
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助理、第一党支部书记 宗全利: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始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扛在肩上,以“水文化育人”理念深耕资源环境领域,将专业课堂转化为涵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沃土。站在新起点,我们当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坚持以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鼓舞人、感染人、教育人,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全力培养能够肩负民族复兴大任、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时代新人。
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特种食品研究院教授 鞠健:
作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观看今日的阅兵仪式,我深感科技与国运的紧密相连。昔日抗战烽火中,前辈科学家以知识和信念守护民族命脉;今日阅兵场上,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无人智能装备及信息化系统的集中展示,无不彰显自主创新的磅礴力量。这深刻启示我们:科研工作者必须继承“科学救国”的精神火种,将个人研究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以更大热情投身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培养更多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以科技自强支撑民族复兴,这既是对历史的最好告慰,也是对未来的真正担当。
民革党员,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张媛:
阅兵式上将士们的坚毅自信,彰显中国军人风貌,更为当今世界注入稳定力量。这份底气,源于先烈的奉献,更映照出新时代中国的强健。作为民革党员,“拥护党的领导”是先辈与党肝胆相照的传承,是如今建言献策的行动根基。伟大抗战精神激励我们攻坚克难、实现科技自强。我将把这份震撼化为育人动力,聚焦科教融合痛点,扎实调研、务实建言,以赤诚守初心、以笃行担使命,在复兴征程中贡献微光。
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副主任 程群:
雄壮的阅兵、铿锵的誓言、鲜活的历史,无不彰显出我们伟大祖国的强盛与民族的团结。作为新时代畜牧人,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征程上,畜牧业必须在“强起来”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更多热爱畜牧、“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勇担“强农兴农”使命职责,以科技为引擎,以绿色为导向,创造更多科研成果,提升产业竞争力,开创属于中国畜牧业的新未来。
艺术学院团委书记 李振玻: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活动,我深刻感受到强大国威军威和人民军队“以实力护和平”的坚定意志、时代担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将把“和平与正义”的主题融入育人实践,引导学生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和平理念,让青年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映照中厚植家国情怀。同时,引导学生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将个人艺术追求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相结合,以青春之笔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画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动漫与传媒学院团委书记 祁琳:
铿锵的步伐、雄壮的军威、先进的装备,不仅彰显国力强盛,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我将自觉把这份震撼与感动转化为做好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不竭动力,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汲取精神力量,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珍视当下、矢志奋斗,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勇于承担开创美好未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辈的崭新篇章。
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科科长 朱少叶:
作为统战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阅兵中所蕴含的团结精神,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并肩奋斗的成果,彰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我将以此为契机,引导广大统战成员用心用情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深刻理解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不断巩固爱国统一战线,践行立德树人、强农兴农初心使命,擦亮“知联乡村行·同心助振兴”“百名专家教授联百企”等统战工作品牌,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行动。
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研究生 王聪: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作为农业高校的研究生,我将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强农兴农的实际行动,深入田间地头,聚焦智慧农业,攻关技术难题,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精神,切实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努力成为一名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型人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农业发展。
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特等奖获得者、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 路云鹏:
看到新型作战装备集中亮相,我感动于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震撼于先进军事装备的体系化与信息化水平。作为一名农科研究生,我将持续关注国家农业机械领域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践行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理念,把专业知识和田间实验紧密结合,把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服务农业装备现代化的具体行动,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农业强国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