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7日,第六届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在青岛农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82所高校的229名代表齐聚青岛,共同研讨“创新创业教育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教育部高教司农林医药处处长王启明到会讲话,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宋希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14所高校的校领导出席论坛。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杨同毅主持开幕式。
宋希云代表学校致辞,对前来参加会议的领导和来宾表示欢迎,同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宋希云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本次论坛必将对各高校本科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产生重大影响。宋希云表示,学校将充分借助承办本次论坛的宝贵机会,认真学习各兄弟院校的宝贵经验,努力推进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他同时代表学校表示将努力办好会议,做好服务保障。
王启明发表讲话,祝贺论坛的圆满召开,同时感谢青岛农业大学所做的筹备工作。
王启明说,本次论坛召开在“十二五”收尾之年和“十三五”谋篇布局之年的关键节点上,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农林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王启明就“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词就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进一步聚焦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改革突破点,进一步实现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三是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王启明指出,“十三五”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将进一步加强五个方面工作:一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坚持需求导向原则,使专业与国家需求相适应。 在专业管理上将进一步松绑,引导高校用好专业设置自主权;二是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继续实施拔尖计划、卓越计划,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协同培养人才;三是进一步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融合,推进课程建设,加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新形态的教材体系;四是强化实践育人,农林院校尤其要充分发挥学生创业面广的优势,以强化实践和应用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做出自己的特色;五是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同时进一步促进中西部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全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王启明强调,农林院校要高度重视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卓越计划的重要性,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当中。进一步为社会培养好农业专门人才。同时,各高校要注重相互交流推进改革的经验,及时总结和上报好的经验做法。
在主题报告阶段,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易自力、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吕杰、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杨同毅,分别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途径》、《基于协同创新机制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湖南农业大学的实践探索》、《深化教学改革 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全面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为题,作主题报告。报告结合各高校推进卓越农业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际,交流了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思考。
在随后进行的大会发言交流阶段,来自13所高校的教务处处长、学院负责人围绕“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做法、经验与成果、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成果、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与实践经验等议题,就所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工作进行经验交流。
与会代表在11月7日的分组讨论中,踊跃发言,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为今后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事业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意见或建议。
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宋承祥出席大会闭幕式并讲话,对会议的成功召开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本次会议主题鲜明,问题聚焦,内容丰富,各高校充分交流在创新创业教育、“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思路、经验和成果,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提高,对于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他介绍了山东省的农业发展情况,指出山东省是农业大省,我省今天在农业上所取得成绩离不开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代表所有农林院校以及涉农院校的大力支持。他说,培养卓越农林人才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今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为我们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氛围。他表示,山东省将大力支持我省涉农高校实施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促进涉农高校更加扎实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为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于2010年开始举行,由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联合会举办。根据章程,联合会每年举办一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此前五届先后由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五所院校承办,下一届将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