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校保卫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创建平安、和谐、文明校园为总体工作目标,以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为平台,以服务师生员工、确保校园平安为工作宗旨,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强化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师生员工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防范技能明显提升,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营造了平安和谐的内部环境。2006年被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联合授予“平安校园”荣誉称号,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被山东省公安厅授予保卫工作集体二等功,多次被青岛市授予消防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以来,有1名保卫干部被授予个人二等功,有3名保卫干部被授予个人三等功,保卫干部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一、2006年以来保卫工作成绩
1、规范了体制、机制建设,队伍内聚力不断增强
一是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了老中青结合、传帮带互促、专业互补的干部体制;二是转变体制、更新观念、大胆改革。2006年,通过采取雇用物业保安的形式,实现了校警队伍转制;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共整合了四项规章制度,修改了十项规章制度,使保卫制度更加完善;四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工作作风,集思广益,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五是注重廉政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有效防止了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2、注重队伍内涵建设,服务学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保卫队伍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干部的学位层次得到了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明显增强;二是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推出便民服务措施,积极倡导“管理即服务”的理念,保卫工作得到了师生员工的普遍认可。
3、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2006年以来,共组织了20次专题安全教育活动,组织了6场次119消防专题教育活动,累计发放大学生防范指南40000余份;二是开展了安全知识进舍区活动,共向学生宿舍发放安全宣传材料20000余份;三是加强了公共场所的安全宣传,在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安装楼宇安全宣传牌43块;四是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安全宣传,几年来共在校报校园警钟栏目发稿70篇,共更换校园宣传橱窗12次,印发校内刊物7期。
4、加强技防建设,重点部位技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一是加强对监控系统的维修保养,每年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设备维护,确保监控设施工况正常;二是在原有技防设施的基础上,经过多方努力,申请专项经费近100万元用于监控改造,使校园重点区域技防覆盖率100%,有效提高了防范能力与防范水平。
5、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通过信息员、校园网论坛等多种途径准确掌控信息,突发事件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情况,制订了《青岛农业大学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青岛农业大学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工作预案》等十一项专项应急预案;三是几年来共组织开展了五次大规模火场疏散及逃生模拟演练活动,参加人数达3万余人次,师生员工火场逃生和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多次组织开展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使用培训、演练活动,师生员工消防技能进一步提高。
6、平安校园建设深入开展,师生员工安全感明显增强
(1)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有力地维护了校园秩序与治安环境。一是规范校内暂住人口管理。几年来联合辖区公安机关多次开展校内暂住人员大清查活动,共清查暂住人员2721人次,协助公安机关办理暂住证1696人次,对校内临时务工人员做到了底数清晰,情况明了;二是规范校园交通管理。在校内主要路段安装了道路交通减速设施,划定了道路交通标志线,规范了机动车、电动车和自行车停放区域。为确保西苑区交通安全,2007年在东苑和西苑两校区之间国道上安装了信号灯和限速设施,地下通道启用后,及时在通道两侧安装减速带和车辆限高设施;三是加大校内各类案件的查破力度。2006年以来,共破案16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8人,缴获作案用出租车1辆,追回摩托车1辆,自行车76辆,电动车5辆及其他物品若干,缴获赃物折合人民币31.7万余元。
(2)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消防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成立了校院(部、处)两级防火组织,加强对消防工作的指挥、协调和监督;二是规范器材管理。对全校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消防器材档案,并坚持每年对灭火器材和消防监控报警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三是加强业务训练。组建了大学生青年消防志愿者队伍,并且每半年开展一次的全面训练,提高了队伍的消防技能;四是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建立消防档案,规范消防管理。
7、校地结合联手联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与两地公安机关的联系与沟通,切实做好户籍管理工作:2006年以来,共办理毕业生户口迁移19531人次;新生落户8534人次;共为148户和206名教师、家属及子女办理迁户城阳工作;新生儿落户188人次;户籍迁出42人次;几年来,共为15800名师生办理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二是加强与地方消防部门的沟通,在联合开展消防演练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到城阳区消防大队参观,增强师生消防意识;三是加强与地方国家安全机关的沟通与交流,及时通报安全信息,准确掌控师生思想动态,维护了学校政治稳定。
8、树立节约意识,节约型机关建设取得实效
采取多种措施,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一是节约办公经费,降低了办公成本;二是降低了出差成本;三是全处员工从自身做起,杜绝了能源空耗现象;四是通过多种途径,降低了用工成本;五是合理用车,降低了车耗费用;六是降低了器材购置与设备维修成本;七是接待本着简朴、周到、热情的原则,招待费用得到了严格控制;八是控制消防支出,压缩了消防费用。
二、2006年以来主要工作措施和经验
2006年以来我校保卫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强化基础、重在实效”的工作思路,通过采取“健全机制、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强化教育”的工作举措,切实营造了安定和谐的内部环境。工作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
理顺体制、健全机制是做好保卫工作的前提
2006年4月以前,我校与城阳保安服务公司签订保安雇用合同,雇请保安服务公司保安担任校门管理、校园巡逻任务。一段时间内,这支队伍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方面也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暴漏出诸多弊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稳定。为此保卫处在调研的基础上,大胆改革,采取雇用物业保安的形式,并实行量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在学校机构改革中,完善了保卫处机构设置,使科室分工更加合理。实践中,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健全的体制和机制是做好保卫工作的前提。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是做好保卫工作的基础
多年来,保卫处一直重视制度建设,同时不断规范内部管理,树立窗口形象。2009年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整合,从而使保卫工作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使管理有据可依。在规范内部管理上我们还提出“严格管理、热情服务”和“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原则,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师生员工的认可,这也是我们做好保卫工作的根本目的。
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是做好保卫工作的关键
保卫工作的方针是“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做好“防”是关键,预防工作做好了,工作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减少事故,降低损失,工作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好预防,就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工作中,我们注重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积极掌握主动。几年来,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可防性案件的发案率明显下降,为我们做好保卫工作赢取了主动权。实践证明,这也是做好保卫工作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