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学生

青农学子走访小垛庄村新型农民:不断学习才能有进步

时间:2018-07-20 来源:建筑工程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有关方针、政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7月12日,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筑力三农”实践团队一行15人来到临沂市临沭县店头镇小垛庄村,结合建工学院专业特色,开展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以调研农村设施建设为主线,通过调查问卷、走访调研和知识宣讲等多种方式同步进行。​​​​​

实地走访——聆听村民意见

12日,吃过早饭后,实践队员们步行一公里到达村子,与村支书碰面并对村里目前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了解和交流,随后成员们分头分专题展开问卷调查,通过走访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生活状况。

走访中,队员们了解到:村里多以务农为主,青年人大多外出打工,而且村里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附近的服装厂基本被外庄承包,访问中只看到两个礼品盒包装作坊。留守老人、儿童较多,村民以种田为主业,收入偏低,且费时费力。而且村内部没有学校,仅一所在建的幼儿园,教育问题是村民们急切需要改善的地方。

谈到“乡村振兴”问题,很多人的建议就是在村里建好一所学校,保证自己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队员们还在村子中听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有的村民说到:“有小病小灾的能百分之六七十,不过要是有个大病,种地收入又低,就留不住钱了。”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里的路修了起来,房屋刷漆、翻新,村内绿化、卫生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医疗保险问题逐渐解决,村民们大多对近年来乡村建设表示满意。

实践队员走访村民家中

新型农民——创新思路带转型

如今村里互联网基本全覆盖,不过根据需求及费用问题许多家中老人较多或只有老人的村民选择不装宽带。大多数村民对新时代事物不怎么感冒,这就让王大叔显得格外特别。他是新型农民,是临沭县重点选出的农业重点学习者的八位之一,本来这个小垛庄是以种植花生为生,王大叔却改为种梨,这是不多见的。一共五亩,队员们本以为是供外人收购,经大叔介绍后,队员们了解到:大叔是自己种植后在网上销售,而且收入可观,方便快捷,很快实现了富裕,家里生活条件以及住宿的环境都得到良好的改善。

王大叔积极乐观、不断学习的生活态度,给志愿服务团留下了深刻印象,队员们在这位大叔身上看到了一种不断进步的思想。大叔表示:近期还要去青岛农业大学、莱阳地区学习新型农业发展,学习新的技术、新的思路,以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大叔说:“不断学习才会不断进步,我很期待和专家交流,去学到更多的带动新型农业发展的东西。”大叔热爱学习、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鼓舞了实践队员们,这种精神值得每个人去学习。

队员们纷纷表示:带动农村产业转型,要利用网络发展带来的便利进行农业转型,是万千农民需要的,是乡村振兴需要的。

实践队员与王大叔交谈

政策宣讲——深入解读国家政策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和举办新农村政策宣讲会等方式,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小垛庄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宣讲会上,宣讲人李雪向村民们讲解了十九大确立的经济发展重大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并列举了几个新农村政策惠及下积极发展的村子与社区。在小垛庄村干部群众眼里,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提出,让农村工作者鼓足了干劲;“筑力三农”社会实践团用平实的语言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详细解读,内容生动,加深了他们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

宣讲会后,村委工作人员告诉实践队员:村子里现在很少有像王大叔这样利用新技术致富的村民,政府鼓励通过嫁接互联网,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使信息传播更广泛,提高农资产品使用效率,逐渐形成“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制造”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带动全村村民致富。

实践队员讲解新的农村政策

通过一天的走访调查,实践队员对小垛庄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在调研中,队员们发现村庄在水源、教育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很多问题都亟待解决。完成一天的调研与宣讲后,队员们对调查问卷与记录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做出表格进行统计。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与农村建设紧密相连,下乡活动使队员们感受到农村生活、了解农村村民的生活状况,同时,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乡村建设,青春助力三农,为乡村振兴、美丽农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筑力三农”社会实践团一直在路上。

“筑力三农”实践团队合影

作者:陈玉龙 高秀云 于瑶如 编辑:陈玉龙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