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学生

宋希云:奋斗,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时间:2018-09-04

奋斗,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宋希云

2018年9月3日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朋友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炎热酷暑刚刚过去,清凉金秋如约而至。在这充满喜悦与期待的丰收时节,我们相聚在虹子广场,隆重举行2018级开学典礼,迎接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1个民族的8000名新同学。首先,我代表青岛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朋友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在你们当中,00后的同学占57.5%,意味着新世纪的一代作为主力军开始在大学舞台上闪亮登场。在你们当中,有年仅15岁、热爱景观设计、立志成就一番事业的鲍良春同学和立志在化学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的邓捷同学,有来自祖国最西部新疆泽普、立志学有所成建设家乡的李世龙同学。在你们当中,还有从小学到高中一路同班同学,同样爱好机械设计与制造,并以相同的成绩考入我校同一个专业的双胞胎兄弟付依扬、付依帆同学。欢迎他们成为青岛农业大学的一员,也欢迎全体2018级同学加入青岛农大这个大家庭!

同学们,今天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根据新生信息显示,今天还是27名新生同学的生日,在此也祝他们生日快乐!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将在美丽而又处处充满活力的青岛农业大学,开启绽放青春、追逐梦想的人生新篇章。作为校长,我一直在思考什么能让青春之花绽放的精彩绚烂,什么能让远大的梦想变为现实、实现幸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今天我想以“奋斗,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为题,带领大家走进青岛农大,一同了解她的成长与发展、触摸她的脉搏与精神、感悟成功与成才的妙义。

青岛农业大学的前身是莱阳农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高校,有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一所拥有“一校两地、四区一园”办学格局的多科性大学。自成立以来,学校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矢志三农,心系国家,从零起步,几经风雨,成功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跨越——从梨乡莱阳到魅力青岛;从只有两个专业的单一农科到覆盖农、工、理、经、管、文、艺、法八大学科门类的77个本科专业;从首届不足百名学生到3万余名全日制在校生。历经67年的艰苦创业,汇聚几代莱农人和青岛农大人的精神与智慧,形成了“矢志三农、勤奋求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铸就了“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如果说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让青岛农大由小变大,并实现了一次次跨越式发展的话,我认为那就是她的大学精神。而这精神中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奋斗”。奋斗,贯穿了青岛农大整个办学历史,历经磨砺,不断升华,在一代又一代青岛农大人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又通过数以万计的青岛农大人充分展现出来。作为师长,我想与大家一道共同感受青岛农大奋斗的强音。

青岛农大的奋斗,在于对发展梦想的执着追求,在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坚守,希望你们立鸿鹄志,做仰望星空的青岛农大人。青岛农大一直有她的梦想,无论是办学之初的“立足地方、服务农业生产”的发展理念,还是后来的“拓展办学空间、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的发展路径,以及现在的“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可以说,青岛农大发展过程中的追求和梦想都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20世纪70—90年代,连续首创了全国北方小麦、夏玉米、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栽培理论与技术,夏花生大面积超800斤栽培理论与技术,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和油料作物增产,促进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世纪以来,先后成立了全国首家合作社学院、省内首家乡村振兴研究院,为专门培养社会急需的合作社高级人才、服务国家和省市乡村振兴战略不断贡献力量。青岛农大对梦想的执着、对责任的坚守,深深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岛农大人。无论是立志让粮食增产、人民增收的我校校友、著名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还是坚持创业梦想、曾一度露宿街头但最终实现“让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目标的“达森灯光”董事长、2000级外贸专业校友许法卿,都是立志高远,慎思笃行,实现理想抱负的杰出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当代青年,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们的青春年华注定与众不同。你们在青岛农大的逐梦之旅恰巧与中国梦第一个百年梦想的实现交汇在一起,与学校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交集在一起。希望你们坚持理想、立志高远,树立起与爱国、为民、荣校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用无悔青春点燃中国梦,努力做一名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青岛农大人。

青岛农大的奋斗,在于对科学知识的无尽渴求,在于对未知领域的不竭探索,希望你们大胆创新,做求真求新的青岛农大人。求真求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所大学生命力的核心体现。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青岛农大始终坚持求真求新的科学精神。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涌现出以“青麦6号”小麦新品种选育、克隆牛繁育及其产业化开发、生物农药研制与开发、根茎类农业机械研发及产业提升为代表的多项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了同领域创新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青岛农大传统优良、思想活跃、视野宽广、注重创新教育,为莘莘学子求真创新提供了广阔天地。不仅有潜心锦鲤选育,凭借培育的“美人鱼”,一举拿下济南市首届锦鲤大赛“选美冠军”,并被当场拍下58万元“天价”的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产养殖专业2007级校友蒋世波,还有能将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以实物的形式展现出来,被称为“‘追赶’门捷列夫”的化学与药学院2010级校友刘华栋。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中,他们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鲜事物已经或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发展与变革,与此同时,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强烈,这对我们探求真知、不断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同学们向这两位青年校友学习,学习他们善于思考、勇于突破、敢闯敢试的精神,力求真知,开拓创新,提升自我,彰显价值,争取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青岛农大的奋斗,在于干事创业的坚韧不拔,在于探求真理的百折不挠,希望你们坚持不懈,做意志坚定的青岛农大人。青岛农大曾长期在县城办学,办学环境较为艰苦,学校赖以发展的资源主要依靠自己努力争取。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青岛农大人坚韧不拔的品质主要在那个时期形成,并一代代传承下来。有回乡艰难创业十余载,“不宝金玉,以诚为本”,被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评选为“诚实守信中国好人”、“俩大学生枣园”家庭农场创始人、植物保护系1993级校友邹均亭,还有在科研道路上“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对真理执着追求的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园艺专业1997级校友张忠华,对事业的醉心探求,成就了他们人生一个又一个高峰。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同学们,大学生活看似漫漫四载,实则仅有1400多天,时光稍纵即逝,犹如白驹过隙,是沉迷网游不能自拔,还是德智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不思进取放任自我,还是努力奋斗成就自我?关键在于懂得坚持,有一颗恒心,咬定青山不放松,下得真功夫,才能学得真学问,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青岛农大的奋斗,在于我在其中的主人翁意识,在于宽容和谐的友爱精神,希望你们珍惜友谊,做团结友爱共同奋进的青岛农大人。老一辈青岛农大创业者们,肩负着国家农业振兴的责任与使命,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围河造田,劈山建园,以愚公移山式的精神和毅力,开启了一部白手起家的创业史,将青岛农大主人翁意识展现的淋漓尽致。这种精神在广大学子中落地生根。既有团结互助、通力协作取得全国第十五届“挑战杯”赛事特等奖的机电工程学院的创新创业团队,也有心有灵犀、奋力拼搏的获得青岛市龙舟赛职业组冠军的22人青岛农大龙舟队,这些实例都生动诠释了携手奋进能够迸发出伟大力量、团结协作才能创造辉煌成绩的真谛。

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同学们,大学是探求真理的象牙塔,更是磨炼自我、交流沟通、发展“三观”的大熔炉。在这个大熔炉里,同学们要学会宽容大度、和睦相处,特别要学会理性看待问题,不仅要珍惜“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还要相互合作,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互帮互助,展现出青岛农大人团结奋进的风采。

同学们,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局之年。当前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关键时期,我们青岛农大也进入了加快内涵建设,实现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希望你们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以奋进的姿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与伟大祖国同伴同行,与青岛农大共同成长,共同绘就浓墨重彩的壮美新篇章,共同创造新时代的伟大新传奇!祝你们在青岛农大的奋斗之旅中遇到更好的自己,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生活快乐!

谢谢大家!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