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校友风采

校友王晓杰:甘做西北护苗人

时间:2015-07-10

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远远望去长势喜人,可是科研工作者和农民朋友们却知道,不容忽视的小麦条锈病一直是困扰在心头的一件难题。在高纬度或高海拔的冷凉地区,小麦条锈病的危害尤为严重。病害流行时,小麦会减产30%以上,甚至导致绝收。

克服小麦条锈病刻不容缓。我校97级园艺系优秀校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晓杰就一直致力于小麦条锈病的研究。10多年来,田间实地调查、采样品、做实验、指导学生、写论文成了他主要的工作内容。

放飞最初的梦想

大学时代的经历在王晓杰的脑海里依然清晰和美好。

“当时校园里的学风很浓厚,我们早上早起早读,晚上去教室学习,到图书馆看书,学习生活非常充实。”王晓杰回忆道,“我们那时候也不仅仅是会低头学习,学校也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春天的游园会、冬至包饺子、周末篮球赛、元旦晚会……同学们从中获得了很多乐趣,也增进了之间的友谊,感觉非常美好。”

回忆起大学的老师,王晓杰讲到,当时的专业课老师都非常的认真负责,上课方式也不会完全拘泥于课本知识。让王晓杰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在一次课堂上,教植物病理学的李桂芳老师用一张彩色的挂图,向同学们展示了各种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那一刻,他感觉到微生世界的神奇,想更深一步探求自然奥秘的种子已经悄悄种下了。

而当时教授蔬菜的刘建平老师也给了王晓杰很大影响。他说,刘老师做事低调沉稳,非常有亲和力,给人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刘老师喜欢和同学们谈心,将大道理娓娓道来,同学们都非常愿意听他讲话。刘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也深深影响了他,现在的他和所带学生关系也非常友好,这也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做起实验来也更容易沟通交流。

大四的王晓杰选择了考研深造。“我是莱阳本地人,我热爱自己的家乡,但是一直都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精彩。”怀揣着这样的想法,他考取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康振生教授。

扎根求实不断创新

本科期间,王晓杰学习到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为今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地基,然而,真正搞起研究来,王晓杰还是感觉到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地方。

王晓杰的主攻方向是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菌引起的,其流行成灾率高、变异频率高、危害程度大,加之小麦条锈菌寄生专化性强,无法实现人工培养,与其他真菌相比,小麦条锈菌的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面临极大的挑战。

从2001年硕士入学到2009年博士毕业以及留校任教,他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科研战线上,一步一个脚印,一头扎进了小麦条锈病的研究领域。

十年的磨砺让王晓杰在研究领域获得了一系列进展,他所在团队在国际小麦条锈病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明确了条锈菌致病性变异途径和规律;揭示了条锈菌致病性变异的分子基础;发现了条锈菌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特有的致病因子;鉴定了条锈菌关键致病效应蛋白,并发现了锈菌效应蛋白新的互作模式;系统构建了小麦抗病过程寄主过敏性坏死发生的网络,为揭示小麦抗条锈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王晓杰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5余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先后获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王晓杰提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导师康振生教授的倾囊相授、精心指导。

2001年,分子生物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校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条件也非常简陋。当时,刚刚从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回来的康振生教授着力建设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他有幸和导师一起参与实验室建设及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性研究,这让他付出了很多,但更多的是满满的收获。

王晓杰每天都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规划,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完成了需要三年才能完成的研究内容。这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和欣赏。到研三时,导师给他安排了一个新任务——带师弟做实验。

虽然自己做起实验已经得心应手,但是带别人一起做实验需要更多的耐心、付出更多的时间,花费更大的精力。王晓杰手把手地教大一的师弟做实验,实验时候需要注意呢些事项,怎样做才能少走弯路,如何才能更快地得出正确的结论……王晓杰将自己的经验教训毫无保留地一一告诉他们。

在指导师弟的过程中,王晓杰体验到了付出和帮助别人的快乐,看到师弟一点一滴的进步,他内心由衷地感到高兴。

守得云开见月明

硕士毕业时,尽管当时的科研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他一心想到更大的平台去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但爱惜人才的导师康振生教授百般挽留,向他介绍了学校、学院、学科发展的大好前景,学校对植保专业的重视、导师人格魅力的吸引及学科发展的强进势头,让他最终选择留在杨凌这片农业起源地的沃土,继续他的科研之路。他暗暗下定决心,即使没有不是在全国顶尖的科研团队研究平台,自己也要争做一流,力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不断向国际水平靠拢。

小麦条锈菌是一种活体寄生菌,常规遗传手段研究其比较困难。而在分子水平上区别小麦对条锈菌的感病和抗病性难度更大。为了早日攻克难关,博士期间的王晓杰开始了几乎没有周末的生活,每天8点准时到实验室,晚上12点离开成了他的工作常态。

小麦条锈病属于低温病害,天气越冷,越能够采到当时新鲜的样本进行实时研究。读博三年期间,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做实验,王晓杰搬离了有暖气的宿舍,搬到了校外阴冷、潮湿的实验室,在属于自己的实验小天地里一门心思搞研究,中午是从来没有午休过的,在校门口吃完陕西凉皮加烧饼就是一顿午餐,吃完了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儿,起来继续做实验。连续三个春节,喜庆的鞭炮响起来的时候,王晓杰依然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一心一意做实验。

经过三年的刻苦钻研,他的博士论文《小麦与条锈菌互作机理研究及抗条锈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历史上第五位获得该项荣誉的博士。博士毕业后,由于科研成果突出,他留校任教。

做了老师的王晓杰依然和做学生的时候一样刻苦勤奋。

学院博士后汤春蕾说:“2005年我开始进入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到现在和王老师共事已经近10年了。他的办公室是我们去实验室的必经之路,每次经过,我们都会不自觉地看一眼他办公室亮着的灯,他努力钻研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

汤春蕾说,在科研工作中,王老师对科学问题总有独到的想法和见解。“王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有怀疑精神,当对实验问题或结果进行讨论时,他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并不是一味的被既有的事实或前辈的经验束缚。我们实验室的学生遇到问题都喜欢找王老师讨教,不管是实验中,还是生活中的,他都耐心、热情地解答问题,他也会毫不吝啬地向学生传授他做科研的经验。我博士毕业时,请王老师帮我修改毕业论文,他从整体布局到语法逻辑都特别认真的修改,我非常感激王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王晓杰说:“我喜欢和同事、学生们一起探讨学术问题,有碰撞才会有火花,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多新的思考和发现。同时,教书育人是作为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只有培养好学生,科研大道上才会有更多优秀的后继者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10多年的功夫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15年1月3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植保学院青年教师王晓杰被直聘为教授,同时被评为学校科研标兵。这位出生于1977年的年轻人也成为青年科研工作者中的佼佼者和莘莘学子的榜样。

疾病防控,服务社会

在开展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的同时,王晓杰积极为“三农”服务,致力于小麦条锈病病害防治培训及推广活动。

每年春季、秋季和小麦越冬期,王晓杰和同事们要花费近一个月时间到甘肃陇南、陇东、陕西关中小麦条锈病发生重点地区,开展田间调查,在陕西眉县、岐山县及陈仓区等地开展有关小麦病害防治技术的科普报告及咨询。他们不辞劳苦,翻山越岭,在取得大量一手数据的情况下,对小麦条锈病流行趋势作出预测,并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报告,协助指导农民防治小麦病害,为小麦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王晓杰创新性建立的小麦条锈病PCR快速检测技术,可在条锈病发病早期病菌处于潜伏阶段快速准确检测条锈菌越夏、越冬情况,实现了在病菌侵染早期对条锈病的预测预报,给生产上及时、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了技术支撑,在田间已连续实施多年,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2008年获国家发明专利。

曾经的荣誉是新的起点

十年里,不变的是王晓杰是对科研不懈执着的追求,不变的是他办公室那盏最晚熄灭的灯,增加的是办公室抽屉那一摞厚厚的荣誉证书。

他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十几种学术刊物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Journal、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 40余篇,其中3项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进行了重点推介,说明他的小麦条锈病研究已经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并多次受邀在国际专题学术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并先后获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荣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陕西省青年科技标兵、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荣誉称号。面对如此丰硕的成果,他没有丝毫的骄傲和自满,反而更加感觉到身上担子重。

目前,王晓杰担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保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Chinese Journal of Botany期刊编辑,以及BMC Genomics、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等多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国际专题会议并做大会报告,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大大提高了在小麦条锈病领域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他所在的课题组的工作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并赢得了“国际上的杨凌小组”的美誉。

王晓杰依然清晰地记得在他获评“2014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时,科研届前辈在颁奖仪式上所说的话:“科学研究没有终点,没有坦途,只有扎扎实实,不断进取,勇攀科研高峰,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杨宗玲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