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周学宝校长在莱阳农学院第三届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下)

时间:2002-12-25 来源:校办

  二、"十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
  各位代表,同志们,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描绘了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毫无疑问,今后几年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尽快提升我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莱农人的光荣使命。当前,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百舸争流、万帆竞发的时代,慢进则退,不进则败。我们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使我校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取得较大的发展。根据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我校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逐步把我校办成一所综合实力较强、省内先进、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农科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持。具体目标为:
  ——在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方面,到2005年本科专业达到40-45个,硕士点达到20个以上,全日制在校生突破2.2万人,其中研究生达到350-400人;成人教育在籍生达到6000人。到2010年,本科专业达到60个,硕士点达到45个,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全日制在校生达到4万人,其中研究生达到1000人;成人教育在籍生达到12000人。
  ——在学科建设方面,到2005年,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达到4个,引进和培养5名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遴选30名省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达到60名。
  ——在科研工作方面,到2005年,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技术创新中心1个,形成10个具有特色的科研方向。平均每年争取省(厅)级以上课题40项以上,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以上,省部级课题25项以上,科研经费突破1500万元;平均每年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以上,国家级三大奖项(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要力争有新的突破。
  一一在科技推广和社会服务工作方面,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继续加强科技推广工作,拓展社会服务范围,深入农村、基层和企业,积极推广农业科技的新成果和新技术。加强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建设,到2005年,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再建设8个科技示范基地,使我校科技示范基地达到35个。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形成梯队、素质较高、相对稳定、能适应21世纪学校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到2005年,按照师生比1:15的比例,专任教师数量基本达到国家设学要求,改善教师学历结构,使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5%。
  ——在办学条件方面,到2005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1亿元,新建实验室75000平方米,达到国家规定的设学标准。图书馆藏书有较大增长,基本满足教学科研需要。按照青岛校区的总体规划,建成现代化、数字化、生态化的大学园区。
  三、实现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和工作重点
  为确保实现以上目标,今后几年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校的第一要务,在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发展是硬道理。面对时代的挑战,惟有发展才能使学校赢得竞争的主动权,不发展就等于落后,落后就没有生存的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校的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同心协力抓发展。一是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树立机遇意识、加快莱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使全体师生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二是要切实贯彻与时俱进的精神,使学校的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是要抓住全国和全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四是要加快青岛校区的建设,把这件事关莱农改革和发展大局的大事做好;五是要正确处理发展与改善的关系,继续坚持发展与改善并重的方针。在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教职工的待遇,使广大教职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到2005年,使我校教职工收入水平达到省内高校中等水平。
  (二) 必须把学科建设作为实力建设的核心来抓,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龙头,对于提升办学水平和影响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以学科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要加强对学科建设的领导,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机制,充分调动院系进行学科建设的积极性。要在近期制定出学校和院系的学科发展规划,确立各学科的研究方向、学术梯队。要加强学科的条件建设,保证学科的投入。要在保持发展现有优势学科的同时,积极培育新的优势学科。要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下大力气扶持一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在保持农科特色的同时,尽快提升工程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水平。要积极加强基础理科建设,对人文学科进行适当倾斜,努力构建多科并举、相互渗透与补充、综合效益高、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学科专业结构。对现有教研室要按照学科要求进行必要的梳理,建立学科组,将教学功能与研究功能有机结合,按学科设岗,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将原有专业按学科渊源合并同类项,打通专业壁垒,构建大学科体系和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知识面更宽、适应性更强、基础更为扎实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三)必须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继续坚持向教学、向教师倾斜的政策。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是教育规律的要求和体现。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就必须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继续坚持向教学、向教师倾斜的政策。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真正把教学工作放在优先的地位。全校上下要牢固树立为教学、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全方位为教师、为学生服好务;要围绕教学工作,努力做好教学保障和后勤服务工作,做到主动服务,自觉服务。校级财务要优先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要继续抓好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管理队伍。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从严治教。要完善教学工作的配套政策,使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在加大师资引进力度的同时,根据教学需要从社会上聘请一批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逐步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要对一线教师政治上关心,生活上体贴,工作上支持,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尽可能地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要在收入分配、住房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实行向教师适当倾斜的政策,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
  (四)必须重视和加强科研工作,在数量、档次和水平上获得突破。
  科研是强校之路。必须重视和加强科研工作。要采取得力措施,瞄准科技攻关的前沿,在争取高层次、国家级课题方面取得大的突破。要把科学研究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着重解决农村经济、农业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在争取横向课题方面取得大的突破。要继续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科技攻关队伍,在实现较高水平上的技术跨越方面取得突破。要扩大对外学术交流,浓厚校内学术氛围,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五)必须加快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要继续深化教学、科研、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联合发展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新体制。在教学改革方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专业建设为基础,队伍建设为重点,着重搞好基础课、公共课、新上专业的建设,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扩大办学规模,树立新的学校形象;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按照精简、效能、满负荷运转的原则,搞好定编、定岗、定员工作,从严控制非教学科研人员的增长,加快富余人员分流、转岗;在分配制度方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强化激励机制,合理拉开差距,对那些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实行重奖;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对学校主体财力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一级核算,分口负责,加强财务收支管理,制止各种浪费现象,杜绝管理上的漏洞;在后勤改革方面,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组建后勤集团,发展后勤产业,增强办学活力。
  (六)必须更新融资观念,打破资金这一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大学,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我校今后的发展中,资金始终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因此,要确立新的融资理念,以银行贷款作为融资的主渠道,切实打开发展的瓶颈,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要通过积极争取、合理调度、内部挖潜、社会融资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多渠道聚财,保证我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各项目标的实现。
  要加强对各种经济活动的管理,落实经济管理责任制;要加强审计监督,厉行节约,严禁挥霍浪费。要加强资金管理,合理调度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后勤保障体系的产业化、社会化和基本建设投资多元化,缓解资金紧张的矛盾。
  (七)必须努力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学校稳定。
  安全与稳定工作是保持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保持学校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安全与稳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工作做在前面,把一切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争取工作的主动权。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转变工作作风,重视和关心师生疾苦,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特别要关心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党组织扶持、发放奖学金和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形式,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要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加大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文明创建活动,优化学校内部育人环境,把学校的各项治安防范措施落到实处,给广大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安心工作、安心学习、安心生活的良好环境。
  (八)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倡导勤奋、节俭、奉献的美德,为莱农的振兴贡献全部聪明才智。
  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一个单位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多年来,我们就是靠着这样一种精神,顽强进取、团结拼搏,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昂扬奋进,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第一次党代会为我校提出了新的创业目标,本次教代会将这些奋斗目标更加具体化了。应该说,这些目标是宏伟的,莱农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要实现我们的宏伟奋斗目标,同样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全校上下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我校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为莱农振兴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认清我们所面临的任务的艰巨性,同心同德,共创伟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广大师生员工谋利益,时刻同广大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切实把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大力倡导勤俭治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克已奉公,惟勤惟谨,坚决反对各种铺张浪费、讲排场、摆阔气的现象。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业意识、团结意识,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共谋莱农改革和发展的大计。
  (九)必须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认真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学校发展。
  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也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学校法制建设,增强法治观念,积极推进学校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教职工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重大事项通过教代会听取职工意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要认真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围绕学校重大决策、重要财务活动及师生员工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按照真实、公正、廉洁、勤政的基本要求,增强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要切实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强化制度建设,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各位代表,同志们,莱农的前途是光明的,莱农的事业是伟大的,作为莱农人,我们深感责任重于泰山。让我们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与时俱进,真抓实干,乘势而上,为实现我校新的创业目标而努力奋斗!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